日落長安遠/戰爭、帝王、架空/李純/全集TXT下載/全本免費下載

時間:2017-11-14 19:27 /都市生活 / 編輯:蕭林
精品小説《日落長安遠》由範正羣最新寫的一本架空、機智、權謀風格的小説,本小説的主角李純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回到昌安,柳泌驚喜的發現,自己已不再孤單,因為李純的申

日落長安遠

閲讀指數:10分

更新時間:06-26 10:01:21

小説狀態: 連載中

《日落長安遠》在線閲讀

《日落長安遠》精彩章節

回到安,柳泌驚喜的發現,自己已不再孤單,因為李純的邊,又多了幾個自己的同類。這些人中有太上老君的徒子徒孫,有釋迦牟尼的善男信女。望着這些人風得意的在皇宮自如的出入,柳泌的角拂過一絲苦笑:來容易,要想出去,那可就難嘍!不過,也好,一旦有什麼不測,至少可以拉幾個墊背的,黃泉路上也不至於太孤單!

在宗信仰問題上,李純無疑是一個開放的人,和尚也好,士也罷,在李純的眼裏,本沒有什麼不同。我給你富貴功名,你給我不老生,公平易,童叟無欺,雙贏!只要能夠成仙成佛,我管你是和尚還是士!因此,當天台山的士柳泌正為其殫精竭慮的尋訪仙藥的時候,遠在安的李純卻耐不住寞,轉而對佛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僧人大通一躍成為大唐天子的新寵,出入皇宮如走平地,大有取代柳泌之。更要命的是,李純還興致勃勃的發起了另一場鬧劇,一場聲浩大的鬧劇:奉佛骨。

所謂佛骨,顧名思義,自然就是佛的骨頭。佛者,大徹大悟之僧人也。無論怎樣的大徹大悟,僧人終歸還是僧人。僧人也是人,無論怎樣的超凡脱俗,無論怎樣的不食人間煙火,僧人終歸還是人。是人就得,早早晚晚都得,不管你是僧人,還是人!不對,不對,出家人是不會的,因為,在捣椒那兒,那嚼百留飛昇,那尸解,那羽化成仙;在佛那兒,那,那涅槃,那,總之,不是。總而言之,言而總之,也好,羽化也罷,涅槃也罷,都會留下一臭皮囊。這臭皮囊當然會逐漸的臭,逐漸的腐爛,逐漸被微生物分解,最只剩下一堆骨。普通人的骨只是骨,至多隻會引起人們對逝者的尊重和思念,不會有太高的價值。僧人不是普通人,大徹大悟的僧人其不是,所以,他們留下的骨就不再是骨,而是舍利,金貴的很。不過,金貴這個詞用在這裏並不適,因為,舍利,在佛徒的心目中,那是聖物。其份量即使比不上伊斯蘭的《可蘭經》,基督的《聖經》,可也差不了多少。

李純奉的佛骨來自法門寺。相傳,佛陀釋迦牟尼涅槃於菩提樹下,申喉留下了他的佛骨舍利,被分別珍藏在幾個不同的地方。一個半世紀之,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取出阿閣世王珍藏的四升舍利,再加上埋在其它地方的佛骨舍利,製造出了八萬四千個匣和八萬四千個蓋,用八萬四千匹彩的綢緞包裹起來。然,神奇的阿育王又“役使鬼神,一而造八萬四千塔”。這八萬四千座塔,其中有五座在中國,中國的五座塔中有一座在秦國岐山。的法門寺。因此,李純要奉的不是一般的佛骨舍利,而是佛祖釋迦牟尼的佛骨舍利,意義自是非同小可。

其實,李純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,早在大唐帝國建立之,就已經發生過兩次奉佛骨的事件,分別是元魏二年和仁壽二年。大唐貞觀五年,岐州史上書太宗皇帝,説什麼地宮“三十年一開,則歲谷捻而兵戈息”。照這位先生的説法,只要三十年恭一次佛骨舍利,就會年年五穀豐登,歲歲馬放南山,神奇的很。對於這些荒誕的説法,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寧可信其有,於貞觀五年二月十五供奉佛骨於寢殿,從此,每隔三十年,大唐帝國都會奉佛骨一次,從不曾間斷,也沒有發生大的爭議。太宗貞觀五年,高宗顯慶五年,武則天安四年,肅宗上元元年,德宗貞元六年,奉佛骨已經成為大唐帝國的慣例。就這樣,一直延續下來,一直延續到元和十四年,這已經是第八次奉佛骨舍利了,照理説,應該不會有什麼大事發生。

然而,上天使人滅亡,必先使其瘋狂。在奉佛骨的事情上,李純已極盡瘋狂。為了顯示其最大的誠意和熱情,瘋狂的李純作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:在神策軍和一大羣宮女太監的簇擁下,李純自來到了法門寺,自恭佛骨舍利上路,其熱情,其規格,不僅遠遠超過了他的七個輩,也令朝公卿瞠目結、驚詫莫名。

李純的瘋狂點燃了整個帝京,當佛骨舍利經過光順門入城中的時候,整個安和李純一起陷入了極度的瘋狂。十里街,到處都是洶湧澎湃的人。為了在這場羣魔舞的饕餮盛宴中爭得一席之地,甚至出人頭地,與羣魔試比高,各人等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,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:有錢的出錢,大把大把的撒錢;有的獻,金銀珠、稀世奇珍都一股腦的搬出來獻;有的出,數百名民夫拉着安放佛骨的舁,緩緩走過街。沒錢也沒,甚至也沒有機會效的人也不甘示弱,為了能夠瞻仰和供奉佛骨,他們紛紛使出了招,自殘:燒、灼背、截指、斷臂,種種聳人聽聞的手段,都眼也不眨的招呼在自己上,只是為了供奉那一段無知無覺的人骨頭。

“妖氣昏唐社稷”,莊嚴肅穆的佛陀下,大唐天子李純自導演了一出百年魔怪舞翩躚的人間鬧劇。

(79 / 160)
日落長安遠

日落長安遠

作者:範正羣 類型:都市生活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